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烧纸迷信几时休?

    认为,人死后一定变为鬼,否定六道轮回和因果业报,把祖先统统当作鬼来祭祀,于是产生烧纸当冥钱供鬼享用,贿赂鬼卒等错误的想法和做法。   有人还错误地认为,“如果不搞烧纸,岂不断了鬼的财路?”实际上这种...一点后,也不须为了人事或因结缘而烧少许。   按照佛教因果律来说,由于各人所造的业因不同,其果报自然回异。并非以烧纸的多寡,衡量福报的大小。迷信烧纸,完全与因果规律背道而驰。   还有一种更为错误的...

    求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2280235.html
  • 崇山法师开示:如何面对逆境

    因果业报?大禅师便说世界是不停地转变的,有时好有时坏,虽然是这样,但佛教徒面对这些转变并不是问题,因为好和坏都是真理,都在教导我们,所以不要执着好和坏,面对逆境时,就是我们修行的好机会。很多时候,当...动物的意识在人类的心田里,虽然有人的外表,但行为却非常低劣。狮子、老虎、蛇,甚至猫、狗都不会做坏事,它们不会制造原子弹、核子武器。但人类制造了原子弹,破坏这个地球,破坏大自然。佛教说因果是很分明的,每...

    崇山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1187110.html
  • 慈善的佛教内涵 从古老变新鲜的现实意义

    一起得到了推广和发展。在进入近代社会之前,中国的大量慈善事业都是与佛教慈悲意识分不开的,特别应该指出的是,佛教将“善恶因果业报”的观念引入慈善事业,对于推动更多的人们以“行善事、得好报”的广义功利目的投入到现实的社会慈善工作中,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人们至今仍在沿用一个褒义词“功德无量”,恰好蕴涵着深刻的佛教业报思想。实际上,许许多多人正是为了“功德无量”的慈善事业,不惜献出巨额财产、不惜献出悠悠此生。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慈善|现实意义|慈善的佛教内涵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55693124.html
  • 老舍的佛教情缘

    使人不贪污,不发混账财,不做破坏统一的工作,这更需要佛教底因果业报的真理来洗涤人们贪污不良的心理。   他希望“富于牺牲精神”的和尚们, “发心去做灵的文学底工作,救救这没有了‘灵魂’的中国人心”。...

    段新龙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6303295491.html
  • 如何持好戒?应知如何才是犯戒

    并增强对三宝的信心,为自为他,都将功德无量。   从上述的十善恶业的道理,应知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闻法的人,应深切思省因果业报之理,并以它来引导自己的身语意的行为。佛言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。”这是处世待人的准则。人生寿命不长,几十年一幌眼就过了,临终时万般带不去,唯有业随身。这是千真万确的,我们凡夫没有佛的一切智,不能见到因果业报的运作,也不能看到来世,倘若有个‘信’字,相信佛的话,...

    法增比丘,台北

    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202332941.html
  • 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

    比较知名的福建莆田广化寺、江西云居山真如寺、厦门南普陀寺、河北赵县柏林禅寺、苏州灵岩山寺、五台山普寿寺等就是很好的例子。   二、重视因果 搞好佛教的信仰建设和道风建设   因果业报理论基于佛教的缘起思想,是佛教的一种根本理论,对于社会道德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印光大师即非常重视佛教的因果业报理论,每以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”劝人。他认为:因果者,圣人治天下、佛度...

    陈星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5839723.html
  • 感应与业报——《感应篇》是佛法吗?

    思想。而佛教的业报说是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理论基础的。  3、鬼神观不同  《感应篇》中的神是人的主宰,由神来对人作道德上的善恶批判,并予人以祸福之报应,其中有四种神灵一起监察掌管人的祸福:(1)“天地...作此恶业,今还聚集受此报也”;又说:“本自作罪,今自受报”。同时佛教以为,鬼神只是六道众生之一,与我们人类一样受因果业报而轮回;至于神,高级的是诸天,低级的是夜叉龙等,佛不否认这些神鬼的曾在,但以为,...

    释宗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72839836.html
  • 《三言》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

    别人的轮回过程,都有强调“轮回转生”、“因果报应”的观念,这些在作品里面表现得相当丰富,经过许多时代、人物、环境来确认“业报轮回”的事实。而人物经过佛教的磨练之后的自我,与经过试炼之前的自我完全不同,...过程,或目睹别人的轮回过程,都有强调“轮回转生”、“因果报应”的观念,这些在作品里面表现得相当丰富,经过许多时代、人物、环境来确认“业报轮回”的事实。并且还有强烈呈现出“因缘说法”,虽然已经觉悟而超越...

    金明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5251744.html
  • 从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

    所述,原始佛教是从高层次立场宣说观念性的教理学说,而到部派佛教则演变为陈述通俗、具体性的事实,如依因果业报而说三界轮回思想,与依胎生学而说十二缘起等。其实,以具体的事实来述说因果业报的新兴经典在部派以前就已出现,如以释尊前生为主的菩萨故事,或佛弟子们的前生故事等皆是。  一般将这些前生故事称为“譬喻”(avadAna),也可名为“英雄故事”,此即善因善果的因果业报故事,是说明现今伟大的人物不只是...

    水野弘元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0762303.html
  • 《三言》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轮回后的涅盘世界

    有强调「轮回转生」、「因果报应」的观念,这些在作品里面表现得相当丰富,经过许多时代、人物、环境来确认「业报轮回」的事实。而人物经过佛教的磨练之后的自我,与经过试炼之前的自我完全不同,其人生观、精神价值...轮回过程,都有强调「轮回转生」、「因果报应」的观念,这些在作品里面表现得相当丰富,经过许多时代、人物、环境来确认「业报轮回」的事实。并且还有强烈呈现出「因缘说法」,虽然已经觉悟而超越生死,但并未圆寂还...

    金明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570852.html